很多感情很容易被我們的情緒忽視,但愛情不會。
愛情給人帶來的情緒體驗最為深刻,既能讓人幸福得像在天堂,也能讓人傷心到仿佛身在地獄,它兼具了救贖與毀滅的力量。
今天,讓我們用人、鬼和妖,來理解這些救贖與毀滅。
人、鬼和妖,在心理學上來說,是生能量和死能量的隱喻。
鬼是一種死的狀態(tài),只有死能量。從鬼變成人,就是獲得了生的能量;
妖是一種半人的狀態(tài),一半生能量,一半死能量。最終若成了鬼,就是全部變成死能量,若成人就是全部變成了生能量。
當我們用生能量和死能量來理解愛情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愛情也沒那么復雜,你也可以輕易看透愛情的本質(zhì)。
作為一名咨詢師,處理過很多與愛情有關的議題之后,我發(fā)現(xiàn)愛情歸根結底,可以歸為3種模式。
我用3部經(jīng)典的與“妖”或“鬼”有關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胭脂扣》,從另一種角度來解讀愛的3種模式到底是什么?
01
《倩女幽魂》
相互救贖的愛情
出生官宦世家的聶小倩,天生麗質(zhì),但是不幸被殺害,變成鬼之后又被樹妖姥姥控制。
更殘酷的是,她要被迫把自己化成工具,用身體去誘惑青年男子,幫助樹妖姥姥汲取陽氣。
這時候的小倩,是被死能量包裹著的,沒有希望、沒有寄托、沒有生機。
但是,她遇到了寧采臣,愛情讓她找回了自己的自我意識,她的“生能量”被喚醒了。
那么問題來了,相愛的人不想分開,但是小倩的生能量,又讓她想要重新投胎做人,投胎意味著必須分開。
結果是他們都沒有執(zhí)著于“不分開”,他們接受了現(xiàn)實的無奈,在小倩重新投胎的前一晚,他們倆并沒有傷心難過,崩潰到無法承受。反而是很投入這個“最后的夜晚”,一起寫毛筆字,互相凝視,珍惜最后的美好。
最終小倩投胎,從鬼變?nèi)?,重新活了過來,由失去自我到重獲自我,恢復了她的自主性。
而寧采臣也從一個任人欺負的柔弱書生,變成了一個非常有力量的英雄。
他們的愛情,看似不圓滿,卻互相救贖,各自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他們愛情的特點是:赤誠相待,真心為對方好,我愛你不一定要占有你,我也不能因為想占有你而毀滅了你。所以最終,他們才能互相救贖。
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愛情也是很難得的。真心相愛、赤誠以待、一起進步,兩個人的愛情充滿了積極的意義,反而最長久。
02
《畫皮》
相互毀滅的愛情
小唯是一個狐妖,靠吃人的心臟來保持人形。覆蓋著人皮的她,美麗動人,但揭下人皮之后,是非常丑陋的。
前面說過聶小倩和寧采臣的愛情赤誠相待,但小唯和王生的愛情恰恰相反,他們沒有勇氣真誠以待。
小唯愛上了有婦之夫王生,但從未在他面前顯露過本來的面目;王生晚上做夢會夢見小唯,但是因為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別人怎么評價他,所以根本無法做真實的自己,也無法真誠對待小唯。
小唯感覺王生是喜歡她的,但是又無法確定他的心意;王生給人希望同時又傷害著對方,這樣的愛情,就一個字,虐。
最終,王生在自殺前,對小唯說了一句話:我愛你,但我已經(jīng)有佩蓉了。這句話讓小唯終于確定了王生的心意,小唯覺得一切都值了,自己已經(jīng)擁有了王生的心,所以死也沒關系了。
結局是,王生自殺,王生的妻子佩蓉也自殺,小唯吐出靈氣,救活了他們兩人,毀滅了自己。
但被救活的王生和佩蓉,還能好好相處嗎?實際上,小唯已成為他們永遠的裂痕。
現(xiàn)實生活中,像小唯這樣的女孩其實也非常常見。喜歡對方,但不敢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怕對方會不喜歡真實的你。
很多戀愛教程也會說,約會的時候,一定要化妝,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斂起脾氣扮乖巧,才能吸引男人。
那吸引到之后呢?相處久了,真面目始終是要暴露的,如果對方看到你的真面目不喜歡你了,只會遭受到更大的打擊。
像王生這樣的男人就更多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沒法真心去愛人。只有他真正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時候,才能生長出愛人的力量。
03
《胭脂扣》
相互迷幻的愛情
如花是一個有名的妓女,妓女這個身份,就像聶小倩的鬼魂一樣,都是被當做性工具。
任何一個人,在這種充滿限制的身份里,都會感覺非常痛苦。
所以,遇到十二少陳振邦,對如花來說,是一個救贖的機會。在陳振邦這里,她感覺自己不再是工具,而是一個真正的人。
兩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卻被陳家人極力反對。無奈之下,他們以胭脂扣定情,一起吞鴉片殉情。
然而,如花死了,陳振邦卻被救活了。50年后如花的鬼魂知道了真相,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對方并沒有那么愛自己,于是傷心欲絕,退還胭脂扣,回到陰間投胎轉世。
但活著的陳振邦,過得好嗎?并不。他一生都陷在內(nèi)疚里,讓自己過得窮困潦倒。
這樣的愛情,也是不圓滿的。對如花來說,徹底毀滅后重生,代價太大;對陳振邦來說,只有毀滅,沒有救贖。
聶小倩和寧采臣,為了生而選擇分開;如花和陳振邦,卻為了在一起而選擇死。
為什么這兩對會做出完全相反的選擇?還是跟是否“赤誠相待”有關。
在如花和陳振邦的愛情里,其實他們也從未愛上過真實的對方。
如花愛上的,是幻想中的陳振邦,是被珍視的感覺,只有殉情才能保持這種被珍視的感覺。如果真的愛一個人,真的會舍得他去死,要他和自己一起殉情嗎?
而陳振邦之所以愛如花,是因為他被家里管控得厲害,內(nèi)在有很多空洞抑郁和無法表達的壓抑,希望在如花這里得到釋放。
現(xiàn)實中,這樣的愛情也并不少見。很多人都在對方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希望,比如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而選擇結婚,因為缺愛而緊緊纏住對方等等,并沒有看見真實的對方是什么樣的,反復糾纏,相愛相殺。
當關系徹底沒有希望的時候,反而能讓一個人真正知道自己當下應該去做什么,而不是執(zhí)迷于幻想。
就像很多人,在戀情或婚姻破滅之后,才終于找到了自己。
04
如果你在愛情中受挫
不妨回頭看看自己
愛情跟親情、友情最大的區(qū)別,可能就在于它是充滿激情和生命力的,讓人有一種忘我和投入的沖動。
愛情的濃度,也遠高于親情和友情,讓人能感受到生命與生命的深度連接。所謂“親密關系”,這種親密是一種高度融合的感覺,其他感情無法取代。
所以,即使愛情帶來了痛苦,也至少讓人感覺是活著的,這就是為什么總有人飛蛾撲火,不管不顧地去愛的原因。
但是,當你需要通過愛情來獲得生命力,這往往意味著,你的內(nèi)在生命力是缺乏的。
這種缺乏,可能是因為天天過重復的日子,覺得很無聊、很無趣;或者在現(xiàn)實中比較受束縛,承受著不小的心理壓力;或內(nèi)心感到孤獨和空虛。
而愛情,就被當成了這些沉悶和壓抑中的光,被當成迷茫痛苦時的解藥。
我們的集體潛意識里,都對愛情有非常高的期待,就像童話故事里的結局都是:從此,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真實世界不是有了愛情,就什么都好了,否則也不會有一地雞毛的婚姻和生活。
如果你在愛情中受挫,不要氣餒,這可能恰好是你回歸自我,覺察內(nèi)在世界的好機會,通過內(nèi)在的改變,去影響自己的外在關系:
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才能遇見另外一個真實的人,擁有互相鼓勵、陪伴向上的愛情,一起將生活經(jīng)營得更美好。
你不需要像小唯一樣,永遠壓抑真實的自己,卑微迎合對方,等待對方的愛;你也不需要像如花一樣,拼命抓住愛情,控制對方。
當你自在、放松的時候,愛情才能滋養(yǎng)你,而不是毀滅你。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481 測試
立即測試
741 測試
立即測試
592 測試
免費測試
1481 測試
立即測試
1129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