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醫(yī)生派克曾說過:“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這里所說的生氣,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對壞人惡事的抗爭,是有理有據的自我保護。做壞事的人,不會因為對方的忍耐而幡然悔悟,那些欺負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忍耐而收手。大多時候,忍耐只會成為善良者的軟肋,縱容了品行不良者。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破窗效應”,該理論認為,不良現象若被放任,會誘使人們仿效,進而變本加厲。以一幢建筑為例,如果它有破窗,且總不被修好,那么將會有破壞者砸壞更多的窗戶;若是無人居住,破壞者們甚至會霸占建筑,或者更夸張地損毀它。該理論適用于各種犯罪行為,也適用于人性的陰暗面,以及日常中的小壞小惡,適用于社會大環(huán)境,也適用于個人生活。在不良行為面前,一個保持忍耐的人,就好比一棟破了窗戶的建筑,你的忍耐,就是暴露在對方眼前的“破窗”。只有放棄忍耐,才能把破損補上,繼續(xù)忍耐只會讓人覺得犯錯是零成本的行為,進而變本加厲地“挑釁”,這種心理,是人性的陰暗面,不分國度不分年齡。
林奕含有這么一句話:“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濒斞敢舱f:“馴良之類并不是惡德。但發(fā)展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p>
是的,在很多扭曲的規(guī)則下,過分強調忍耐使得我們變成了“自我傷害的偽君子”。因為我們要照顧某些不作為領導的感受,因此我不能批評他們的荒唐做法。
所以,把生氣這種情緒用起來吧,有些東西非??尚Γ⒉恢档媚銥樗棠?。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系我們,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475 測試
免費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673 測試
立即測試
644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