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回了趟婆家,我和老公差點離婚。
本來,我們準備在自己的小家過年,新房子剛好可以入住,今年也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在新家過年。
老公卻突然改變主意,執(zhí)意要回婆婆家。
“去年就是在婆家過的,為什么今年還要去?”我想不通,卻還是跟著他回去了。
而這,成為一切噩夢的開始。
01
剛生完小孩
就被婆婆催二胎
回到婆家,我就知道要發(fā)生些什么。
一切如我所料。
從第二天早上吃早點開始,婆婆就迫不及待拉著我的手說:
“你們再生個老二吧,兩個孩子有個伴,第二胎一定是個男孩?!?/p>
我強忍住心中的不悅,說:
“媽,我現(xiàn)在才生完孩子不到2年,又是高齡剖腹產(chǎn),馬上再要老二,怕有生命危險。”
婆婆一臉不以為然:“哪有那么嬌貴哦!隔壁老張家的兒媳婦,生完不到11個月,又生了二胎,也是剖腹產(chǎn),現(xiàn)在不也好好的!”
老公在一旁,一言不發(fā)。
我的耳邊,不斷響起婆婆的話:
“一定要生個男孩,家里得有個續(xù)香火的,有個傳承的人?!?/p>
“女人不就是生孩子傳宗接代嗎?”
“你不用擔心老大,我去給你們帶孩子去?!?/p>
說實話,這已經(jīng)不是我與婆婆的第一次沖突了。
剛剖腹產(chǎn)10個月時,因為新房還在裝修,我在婆婆家住了一段時間。
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
才生完小孩10個月,她就叫上了大姑姐和幾個親戚,輪番催我生二胎了。
我極其痛苦,一群人圍著催二胎,耳朵都是嗡嗡聲。我白天一個人帶完孩子,極其累,晚上卻睡不著。
和老公溝通,他卻說:“你就聽著唄,多大事啊?!?/p>
除此之外,婆婆會在我不注意時,給孩子塞各種不健康的零食。
孩子好幾次因為積食而發(fā)燒,在醫(yī)院遭了不少罪。
同居一段時間后,我已經(jīng)處在崩潰的邊緣。
小到奶粉喝多少?小朋友吃什么飯菜?追著喂飯的問題?她越念叨,越干預,我的生活狀態(tài)就越失控。
而我老公,始終像一個隱形人一樣。
我第一次想到了離婚,我真的堅持不住了。
朋友們都勸我再想想,不要沖動。
但我一想到每天要面對婆婆,就焦慮到整夜睡不著覺。
就在這個時候,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網(wǎng)友接受心理咨詢后的變化,想起朋友也曾分享過,心理咨詢是如何改變Ta們的。
我想,求助專業(yè)人士,也許是解決自己“心理感冒”的有效方法。
于是,試著在網(wǎng)上預約了一個心理咨詢師。
開啟了自己的心理咨詢之旅。
02
痛苦到抑郁
我依舊不敢說“不”
在咨詢室里迎接我的,是一名40歲上下的女性咨詢師。
第一次咨詢時,我表現(xiàn)得很拘謹,坐下后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
還好,她注視著我的眼神很溫柔,聲音也充滿了溫度。
在她和我介紹完心理咨詢的設置、安全性和保密性之后,許多話已經(jīng)堵到了我的喉嚨。
我哽咽著求助:“婆婆搬來跟我們住了,我跟她相處不到一起。我想離婚了,但身邊的人都勸我不要離婚,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咨詢師:“你是想離婚,還是想把離婚作為解決婆媳問題的方法?”
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跟婆婆一起住!我好像是家里的免費保姆,做了很多,還不被認可。”
咨詢師:“這種情況下,不住在一起更好,你的婆婆強烈要求跟你們一起住,幫你帶孩子,潛意識里是在跟你競爭‘孩子的母親’這個角色?!?/p>
我:“我根本不想跟她住。但我老公就是個媽寶男,什么都聽她媽的?!?/p>
咨詢師:“其實奶粉喝多少、每天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決定權是誰?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是第一責任人,父母有第一決定權?!?/p>
我:“是啊,每次因為奶粉喝多少,孩子吃什么的事情上,我都得聽婆婆的。老公從來不幫我。我一看他那個態(tài)度就來火。再這樣下去,我會堅持不住的?!?/p>
咨詢師:“堅持不住會怎么樣?會發(fā)生什么呢?”
我:“我會發(fā)瘋,我會離婚,我會自己帶孩子,讓他們見不到孩子,懲罰他們?!?/p>
咨詢師:“他們是誰?”
我:“我老公、婆婆?!?/p>
咨詢師:“你是希望那些傷害你的人消失嗎?”
我:“是的?!?/p>
咨詢師:“發(fā)生沖突就希望對方消失,可能是我們早年與父母相處時的情緒。為了維持自己的無力感,和面對沖突時的束手無策,就選擇不面對?!?/p>
接著,咨詢師問了一個我自己也不太愿意面對的問題:
“有了孩子后,你有什么感受嗎?”
人們總說,有了孩子會很開心,但是我一點都不開心。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根本沒人關注我。我還是剖腹產(chǎn),傷口每天都痛,下雨天癢得厲害。
“從來都沒有人關心我的身體舒不舒服,傷口痛不痛。他們只關心我的奶水夠不夠?!?/p>
說完,我忍不住哭了,那是一段太痛苦的回憶了。
咨詢師沒有說話,只是溫柔注視著我,遞了紙巾給我。
她認為我已經(jīng)有了“產(chǎn)后退行”。
“退行是一種應激狀態(tài)下,放棄已經(jīng)習得的適應技巧,而退回到早期生活階段,使用原始方式來應付當下的焦慮?!?/p>
“婆媳沖突,加上你老公的不作為,讓你退行至童年遭受忽視或遺棄時所產(chǎn)生的強烈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可能包括恐懼、羞恥、疏離、憤怒、悲傷和抑郁,甚至出現(xiàn)不必要的戰(zhàn)或逃反應。產(chǎn)后退行如果不加注意,會導致產(chǎn)后抑郁癥的發(fā)作。”
我才發(fā)現(xiàn),雖然我特別討厭和婆婆住在一起,特別討厭老公不作為。
但是,我更多是默默抱怨,壓抑所有情緒,半推半就地同意老公和婆婆的所有決定,直到事情最終走向最糟糕的境況。
咨詢師:“這種不情愿卻依然討好他人的行為,你以前有過嗎?”
我回溯了我那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
我有一個哥哥,哥哥很聰明,父母最愛拿我們做比較,每一次比較都是哥哥勝出。
而我的角色,是“替罪羊”。
如果說話或玩耍聲音太大,我就會被懲罰。如果我犯一點點錯,父母就會用輕蔑的態(tài)度責備我。
慢慢地,為了避免被父母嘲笑或謾罵,我會賣力討好他們,在學校拼命學習,在家當乖乖女,盡力幫父母做家務。
而這種相處方式,也造就了我如今的親密關系互動模式——忍耐、討好。
我從來不敢真正說一個“不”字。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不知道竟存在著這些深藏在潛意識里的關系模式。
如今,藏在黑暗里的幽靈,終于得以在咨詢室里被看見,在猛烈的日光下現(xiàn)出原形。
那一天我明白了,雖然感到害怕,但如今的我已經(jīng)不像小時候那樣處于危險之中。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有資源、能力和選擇的權利。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03
原來
我也有拒絕別人的能力
后來,咨詢師還給到我非常落地的建議:
“你需要跟你老公正式地聊一下,說出你被忽視的感受和被關注的需要。你們家庭可以開個小會,會上要說清楚,在大事上,孩子的決定權是父母,婆婆如果在哪些事上沒有決定權,要明確一下?!?/p>
回到家后,我開始和老公溝通,他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一直以為,讓婆婆來能讓我輕松一點,覺得我每天帶孩子很累,沒想到我都難受得想離婚了。
他說之所以每次都讓婆婆做主,是覺得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小事,讓婆婆決定也沒有關系。
但是聽完我的訴說后,他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很多“媽寶”行為,已經(jīng)嚴重到影響夫妻感情,影響健康的婚姻生活,甚至導致孩子身體出現(xiàn)問題。
跟老公溝通完,我也感覺輕松了很多,久違地放松。原來一個人真正希望的是另一個人確認ta的感受。
從那之后,老公開始注意我的感受。
每天下班回來,都會陪我聊聊天,逗我開心。
奇怪的是,也不知道老公跟婆婆說了什么,自那之后,婆婆沒有再催我生二胎。
或許有時候自己的狀態(tài)改變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改變,就不會一直陷入死循環(huán)。
心理咨詢,不僅讓我遠離了內在父母對我的指責。
更使我內化并模仿我的治療師,像她那樣為我自己提供真誠且可靠的支持。
這使我的內心越來越篤定,面對不公平的事情,我不再一邊難受一邊照著別人的安排行事,而是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今想來,我的人生得以擺脫“無法說不”的宿命,重寫屬于自己的劇本,
都取決于我的那一步——走進了那間安靜的房間,讓一切改變得以開啟。
所以,給心理咨詢一次機會吧,也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37 測試
立即測試
1549 測試
立即測試
667 測試
立即測試
952 測試
立即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