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虐戀之所以讓人上頭,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會將虐戀中糟糕情緒所衍生的占有欲當作是愛。
明明在一段關系平穩(wěn)、健康,在另一半能積極回應我、照顧我的情緒時,我沒感到自己多需要、多離不開這段關系。
但是當這段關系急轉直下,對方突然開始冷暴力、開始反復抽離、開始把我虐的體無完膚時我卻無比上頭。
感覺我再也遇不到這么讓我心動的人了,如果錯過ta,我可能再也沒有愛人的能力了。
為什么我總是陷入到「虐戀」當中,難道真的是人性本賤?難道是因為我是隱性的抖M?
都不是!
網(wǎng)上的大多數(shù)解析其實都沒在點子上。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為什么虐戀更加讓我上頭?
一、「虐」是怎么變成「愛」的?
「虐戀」相比于正常的戀愛,能帶給我們最多的,就是過于激烈的情緒。
比如說:恐懼、不安、焦慮、傷心.....
如果不對這些情緒進行區(qū)分,僅僅對所有情緒進行量化的話。
那么「虐戀」中的這些情緒,相比于健康、長期的戀愛中所收獲的情緒,在數(shù)量級上是完全碾壓的。
很不幸的一點是,絕大多數(shù)人,沒有整理和區(qū)分自己情緒的能力。
那么,明明「虐戀」中帶來的是極端的負面情緒,為什么我們還會把「虐戀」中的對象,當作是我們的真愛呢?
這是因為對于絕大多數(shù)非心理學領域的人來說,我們沒有完整整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這其中包括兩點:第一點:
我們不能正確看待導致我們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原因。
導致我們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其實就是對方身上的不安全特征,而非我們有多么愛這個人。
而太多的人卻解讀為,我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強烈的負面情緒,除了ta本身的問題外,是因為我愛ta、我離不開ta。
那么越是恐懼、不難、難過,越說明我愛ta。
第二點:把因為恐懼、焦慮所產生的占有欲和尋求安全感的行為,當作是愛。
其實第二點更為重要,就是當我們出現(xiàn)恐懼、焦慮、難過這些情緒后,會進一步衍生出別的情緒或者是需求。
比如說面對焦慮,我們會衍生出強烈的占有欲。而面對恐懼和難過,我們則會渴望得到伴侶的關心和回應。
這也就意味著,恐懼、焦慮、難過等負面情緒越強烈,我們所衍生出的占有欲、以及對關心和回應的渴望越強烈。
而我們往往會將這種占有欲和渴望,直接當作是我們對帶給我們傷害的伴侶的愛。
往往是伴侶傷我們傷的越深,我們就越愛我們的伴侶。
二、強情緒本身就容易讓人上癮
除去把「虐」帶來的糟糕情緒,和這些糟糕情緒所導致的情緒和需求錯當成愛和愛的表達外。
「虐」本身就會讓人上癮!
因為「虐」本身就是一件能引發(fā)強情緒的行為,而一旦經(jīng)歷了強烈情緒,正常的情緒就會變得索然無味,那么就算這個強情緒是痛,也依然讓人上癮。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辣」本身是一種痛覺,而非一種味覺。
但是這種痛覺所帶來的刺激遠超過正常味道帶來的刺激,因此即便其本身是痛覺,也依然讓很多人上癮。
「虐」也同樣如此,其本身是一種傷害,而非一種正常的情感體驗。
但是,當「虐」在親密關系帶來了正常親密關系中不能獲取的強烈的刺激和情緒時。
那么這種帶有強烈刺痛和情緒的親密關系就會成為一段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特殊的存在。
我們在回顧我們所經(jīng)歷的親密關系時,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竟然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情緒,和如此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經(jīng)歷。
于是,我們一邊在「虐戀」中被傷的體無完膚一邊又樂在其中,欲罷不能。
三、如何避免反復陷入到「虐戀」中?
避免反復陷入到「虐戀」中的關鍵,就在于正確分析和整理我們從一段親密關系中所收獲的情緒和感受。
我們究竟在親密關系中獲得了什么樣的情緒和感受;這些情緒和感受因何而來;我們想要的是能帶給我們什么的親密關系;
也就是說,我們要承認我們的感性、同時保持我們的理性。
如果你開啟一段戀愛,本身就是為了獲取那種熱辣滾燙的愛,那么就在「虐戀」中享受當下享受伴侶忽冷忽熱帶給你的強烈的情緒沖擊。
如果你清晰的意識到,你需要是能帶給你持久陪伴和特殊關注的親密關系的話。
那么你就需要去提醒自己,這種強烈的痛感,和痛感所帶來的占有欲和焦慮,并不是愛,也并不是只有對方能給你。
任何一個能擊碎你安全感的人,都能帶給你這種強烈而痛苦的情緒沖擊。
如果你想體驗更加強烈的虐戀的話,你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再去無條件的信任一個能傷害你的人,如此簡單。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141 測試
立即測試
974 測試
免費測試
741 測試
立即測試
697 測試
立即測試
644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