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個焦慮時代的少數幸事之一是,我們不得不去認識自己?!边@是羅洛梅曾說過的一句話。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盡管如今是一個“做自己”已經成為共識的時代,但在咨詢室里,我經常遇到被自我價值所困擾的來訪案例。
在他們當中,絕大部人認識自己,或者說評判自我價值的方式——仍然是財富、權力、地位......
他們往往耗費數十年,都沒能建立起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感,反而常常受到不自信、低自尊、討好型性格等帶來的負累,長此以往變得痛苦不堪。
當他們發(fā)現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實現目標時,名為“自我”的氣球也會瞬間被戳破。
那么自我價值感到底是什么?我們又該從哪里尋找?
今天我們來聊聊。
01
明明很優(yōu)秀
卻還是找不到自我價值感?
在咨詢室里,很多來訪者在剛來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陷進這個誤區(qū)中。
比如,他們會認為:“如果我再努力一點,如果我能變得更優(yōu)秀,那是不是就能提升自我價值感了?”
但很遺憾,努力和優(yōu)秀,并不意味著就能帶來自我價值感。
我在咨詢里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甚至有一些完美主義的來訪者,但他們都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自我價值感。
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一個標準,或者說一個終點。
無論自己做得再好,他們也不會感到滿足,從來不會夸獎自己,肯定自己。
他們會無休止地拔高自己的標準,即使得了一百分,也一定會轉頭再去追逐一百二十分。
這種極端的追逐一旦沒能接受到認同,獲得積極的評價,甚至中途遭遇了挫折打擊,他們就會瞬間一蹶不振。
這種狀態(tài)甚至會延續(xù)到他們的人格中,出現極度的自卑感和焦慮,自暴自棄。
實際上,大部分努力優(yōu)秀的人,都屬于高焦慮人群。
所以當他們的焦慮達到一定程度,情感的體驗往往也會比普通人更低。
那么自我價值感的真正來源,到底是什么呢?
02
自我價值感到底從何而來?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自我價值感,取決于一個人對內在自我的認可程度。
無論是外界的良好評價,還是積極的心理體驗和暗示,都能促進一個人對內在自我的進一步認可。
但自我價值感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分兩點和大家細細說:
一是來源于家庭,二是來源于后天環(huán)境。
先來說說第一點,家庭因素。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從童年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尤其是在非常小的年紀,父母是怎么看待自己?互動模式是怎樣的?是否時常鼓勵和認可我們?
這些答案的是與否,都極大影響了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程度。
而在咨詢當中,我也發(fā)現無論是戀愛婚姻,還是個人成長、親子關系議題,當我和來訪者追溯他們的童年經歷時,問題的根源往往都是類似的:
從小時候起,他們就一直沿用“父母”作為自身價值感評判方式。
因為父母是糟糕的,所以他們也投射性地覺得世界也是糟糕的,這個世界包括:伴侶、同事、舍友、自己…..
他們總是焦慮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遭遇挫折時,也總是習慣將問題歸咎于外界,從未想過主動去適應。
這種“父母”價值組建的方式,并不是說不行。如果你足夠幸運,一直都能處于比較好的社會環(huán)境,是可以的。
但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幸運。
一般而言,父母價值組建模式的適應力往往也很低。
如果父母很糟糕,孩子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為“隱形人”,孩子也會喪失前進的動力。
再來說說第二點,后天環(huán)境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后天環(huán)境,尤其是當我們進入社會后,不同的遭遇會極大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同。
外界對于我的才能是否認可?
他人是怎么看待我的人格?
我在社會上的地位聲譽又是如何?
如果一個人在社會中能一直處于正面積極的狀態(tài),那么他的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感往往也是較高的。
他們能更加地正視自己,能夠允許自己存在缺點和不足,處理事情時也會更積極,更努力,擁有更多的動力。
相反的,如果你處于一個長期受挫折和被打擊的環(huán)境狀態(tài),那么伴隨而來的,往往就是極度
自卑。
長期被否定會讓我們內心的自我枯萎,甚至連存在的意義都會被阻截掉。
我曾經有一位來訪者,在外人眼里,她長相漂亮,重點本科畢業(yè),有一份體面的國企工作;無論怎么想,都應該是個充滿自信,自我價值感非常高的人。
但她卻經常和我說,自己總是非常焦慮,無論在哪個場合總能找到自己的弱點,總是覺得別人比自己強,也因為長期單身而自卑。
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充斥著她的生命,這也是低自我價值人群的共通之處,自尊感往往非常低。
只有感受到了被人喜歡,被人認同,他們才能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03
那么如何實現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感?
a、清晰的自我定位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付出了非常多,卻因為無法清晰自我定位,導致失敗,或者達成目標后產生了落差感,進而無法實現自我價值。
比如你是學生,那么你如何看待自己學業(yè)上的成就?如何看待在社交領域上面的發(fā)展?
比如你是一個職場人士,那么你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滿意嗎?認同你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嗎?你又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
實現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感,要有清晰的目標以及自我定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當然,這個定位也要取決于你過往的成就,一步一步穩(wěn)定發(fā)展。
b、培養(yǎng)意志力和自制力
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成長,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
我們每個人,包括作為咨詢師的我,也會有困惑的時候,會有出現迷茫的時候。
在生活中,我們會拖延,會回避,會焦慮,也會退縮。
所以強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那些困難障礙,去控制不好的情緒、自己的錯誤行動。
當我們能夠做到有舍有得,一心一意朝著制定的目標前行時,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源源不斷的“好的”體驗。
這些體驗本身,正是自我價值感穩(wěn)定產生的一個重要源泉。
c、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去年,我經歷了一次工作變動,不得不告別了非常熱愛的線下公益咨詢。
在那個階段,我能感受到自己非常迷茫和難過,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價值。
于是,我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完成分離,和原來的工作體制、原來的小伙伴們一一做告別。
在那一個月里,我允許自己悲傷,允許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是靜靜地感受自己的內在體驗。
后來,隨著內在的自我被逐漸修復,我覺得自己慢慢有了再次前進的勇氣。
于是我進入了新的咨詢工作階段,找到了新的定位;自然而然的,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也重新涌現了出來。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學會接納當下不完美的自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都想獲得更多的成就,這很正常。
面對無法走出的困境時,他們總是會強迫自己,即使再困難也要去解決。
但實際上,我們都有脆弱的時候,都有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時候。
并不是說當下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要去立刻解決,也不是所有的難題我們都能去達到,去搞定。
我們要允許自己有這樣的一個階段,可以什么都不做,可以去休息。
當你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對自己說不行”,內心反而會升騰出新的動力,帶給自己更多的方向感。
而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或許也能看到另一片與眾不同的風景。
當然,清晰自我定位、培養(yǎng)意志力和自制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都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我們持續(xù)努力,即使一時沒達到也不要放棄。
當你無法處理暫時失敗而帶來的負面情緒和感受時,可以嘗試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心理咨詢最大的收益就是,遇到問題時,能幫助來訪者做到及時覺察與排解。咨詢師會幫助你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去面對人生的每一個議題,在持續(xù)的行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記住,暫時無法找到自我價值并不可怕。
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自我成長的路上,艱難地邁步前行,我們并不是孤零零一個。
當我們不再被外界評價、他人想法、自我定義所束縛時,你會發(fā)現,活出自我和找到自我價值,是那么地輕松、自在。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系我們,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41 測試
立即測試
55 測試
立即測試
505 測試
立即測試
345 測試
立即測試
1111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