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這個“圍城”,到底有多少人想要逃離?
近日,一則令人震驚的熱搜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00后的第一批人已經開始離婚了。
在評論區(qū),有幾條熱評內容如下:
“如果過不下去,就不要勉強?!?/p>
“這是正當的權利,很正常。”
“很多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盲目結婚?!?/p>
“有很多人想要離婚,但缺乏勇氣。”
“能夠和平地去民政局離婚,是好事?!?/p>
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
其實,不僅僅是00后,根據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離婚率達到了43.53%。
其中包括了第一批離婚的00后。
以往每年春節(jié)或高考結束后,都會出現一波“離婚潮”。
只是沒想到,剛進入法定結婚年齡的00后居然也開始逃離婚姻了。
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
我們的婚姻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1、大部分婚姻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有句話說得很殘酷:
大部分婚姻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從結婚的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你因為什么而結婚”,得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回答:
同樣,在這次“00后離婚潮”的采訪報道中,一位21歲的網友結婚1年后離婚,她說:
“我結婚的原因是因為父母覺得我該結婚了,我也覺得找個人一起過日子挺好的?!?/p>
然而,結婚后她發(fā)現婚姻生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樣,她開始感到束縛和壓力,最終選擇了離婚。
我發(fā)現,很多人結婚并不是基于愛情,而是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
或者僅僅是因為“這個男人條件不錯,這個女人兩年內可以生孩子”等等,于是匆匆步入了婚姻。
不結婚會面臨很多困擾,但盲目結婚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今年春節(jié)回家時,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去年閃婚的朋友已經離婚了。
和她聊天后發(fā)現,他們兩個人看似結為夫妻,做著夫妻該做的事情。
但從我的感覺來看,他們更像是貌合神離的“搭檔”。
他們每天一起生活,卻從不分享彼此的內心感受;
所做的一切都像例行公事一樣;
沒有心靈上的溝通,默默承受著婚姻帶來的精神折磨。
直到有一天,他們無法忍受痛苦,選擇了離婚。
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將這種現象稱為“假性親密關系”。
意思是,那些看似關系穩(wěn)定的夫妻,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和沖突,刻意壓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真實感受。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假性親密關系”呢?
1938年,哈佛大學展開了一項歷史上最長的成人發(fā)展研究項目一一格蘭特幸福公式研究。
該項目負責人、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沃爾丁格指出:
好的親密關系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
但為什么我們無法做到呢?
因為關系麻煩而復雜,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投入。
因此,我們總是喜歡找捷徑。
我們都知道,經營一段感情很難,經營一輩子的感情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協商和包容成為必要的黏合劑。
然而,妥協和包容對每個人來說都很困難,于是婚姻變成了一件“麻煩
事”。
不想面對單身帶來的各種困擾,于是選擇結婚;
不想處理婚姻中的各種麻煩事,于是選擇逃避。
當一個人將結婚視為實現某個目標的捷徑時,所得到的只是一個名為“婚姻”的空殼。
我很喜歡一句話:
“愛情不是兩個殘缺的人拼湊在一起,而是兩個完整的人在一起慶祝?!?/p>
一段美好的婚姻是因為我們想要,而不是需要。
2、婚姻矛盾的爆發(fā)源于隱秘的“控制感”
無論出于何種動機步入婚姻,矛盾的產生都是正常的。
但為什么很多夫妻剛開始充滿期待進入婚姻,最終卻以離婚收場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與人們隱秘的“控制感”有關。
作為00后離婚的代表,小劉,22歲,結婚半年后離婚。
她坦言,她結婚的原因確實是“因為愛情”然而,婚姻生活讓她感到
失望。
“我原以為結婚后會更幸福,但是現實卻是,我們每天都在為瑣事爭吵。”
伴侶和婚姻都不如她所愿,于是她感到失望并離開了。
很多已婚人士都有類似的想法:
既然我們是夫妻,那我就有權利讓伴侶按照我的要求行事。
因為控制感能帶來安全感,讓人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當婚姻陷入困境,很多人都面臨一個選擇:
是努力挽救這段不幸福的婚姻,還是果斷離開?
如何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但對于許多人來說,做出決定卻是非常困難的。
倪虹潔的一次專訪讓我突然明白:
其實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婚姻
在一個大年初二的晚上,倪虹潔和丈夫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
積攢已久的夫妻矛盾在那一刻爆發(fā)出來。
吵完之后,丈夫氣憤地說:“過不了就離婚吧。”
倪虹潔思考了幾分鐘,然后問:“你是認真的嗎?”
丈夫回答:“是的?!?/p>
那一刻,倪虹潔感到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她有些震驚,有些委屈,當時也有一絲慶幸,覺得“也許可以重新開始生活了”。
事實上,在丈夫提出離婚之前,倪虹潔從未考慮過離婚。
但聽到那兩個字的時候,她突然覺得也許離婚也不錯。
他們曾經有過幸福的回憶,快樂的時刻遠遠超過爭吵的時刻,但如果真的過不下去了,也沒有必要讓彼此受苦。
更重要的是,這并不是倪虹潔對愛情和婚姻的期望。
此時,倪虹潔好像真的可以為自己重新活一次。
我們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努力過后仍然無法獲得幸福。
那么離開,也沒關系。
a.這可能是改變你人生的機會。
離婚是一個巨大的催化劑,它可以讓你擁有比你想象的更多選擇,有機會重新找回自己。
也許你曾經有很多的想法和夢想,但因為婚姻而無法實現。
離婚可能會讓你擁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選擇,并有機會重新找回自己。
b.孩子們通常比我們預期的更能適應變化。
在離婚潮的報道中,有人評論說“離婚,受苦的是孩子”。
但事實并非如此。
研究發(fā)現,離異家庭的孩子長大后也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
盡管家庭關系發(fā)生了變化,但孩子們仍然有愛他們的親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學校生活和其他興趣愛好,這些都會幫助他們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
c.離婚并不代表你是個“無用而失敗”的人。
當你經歷了你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時,你可能不再害怕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相反,你會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實現個人的成長。
有的人因為愛情選擇了婚姻,有的人選擇了不婚,有的人渴望找回自己而離婚。
人生沒有固定的定義,也沒有只有一種選擇。
結婚是為了幸福,不結婚也是,離婚也是。
所以,只要你幸福,就可以了。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系我們,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697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148 測試
免費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266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