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大部分人希望自己能成為樂觀自信的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童年時期的自卑感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我們有必要區(qū)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
當別人表現(xiàn)更好時,你可能會感到自卑,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通過自我調(diào)節(jié)或更努力來克服。
定程度的自卑感是有益的,可以激勵人們做得更好。然而,如果自卑感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導致孩子為了逃避可能的失敗而產(chǎn)生無意識的退縮或逃避行為,這就是自卑情結。
當孩子出現(xiàn)自卑情結時,他們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逐漸形成自卑的性格。自卑性格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四個跡象:
1、自尊心過強
這并非全然是壞事,它可以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然而,當孩子的自尊心過于強烈時,它往往轉(zhuǎn)化為自卑的表現(xiàn)。
曾有一個十幾歲的鄰居女孩與我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性格非常爭強好勝,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參加活動時,都不愿意比別人差。
如果她的成績或表現(xiàn)被別人超越,她就會長時間耿耿于懷。同時,她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如果聽到負面評價,她會立即與對方理論,盡力證明自己并不是那樣。
她告訴我她的自尊心非常強,但她并未意識到在這強烈的自尊心背后,其實是一顆敏感而自卑的。
正是因為缺乏自信,所以她才會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正是因為自卑,所以當她被別人超越時,她會感到焦慮不安。
比起關注自己的能力提升,她更在意他人的評價。即使在長大后變得非常優(yōu)秀,她仍然會受到深深的自卑感的影響。
對于養(yǎng)育這樣的孩子,我們需要教會他們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沒有必要處處追求超越他人。
他人也會有長處和優(yōu)點,我們無需因此而感到焦慮或產(chǎn)生嫉妒心理。
在游戲中,如果孩子輸了,我們應該避免取笑他們,也不要刻意讓孩子贏。
可以讓贏的一方給輸?shù)囊环街v個故事,這樣能讓孩子明白輸贏是正?,F(xiàn)象,并不是每次嘗試都會贏過別人。
2、經(jīng)常說“我不”
有些家長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使用“我不”這個詞來拒絕要求或參與活動。
這些孩子可能會顯得羞澀和膽怯,不愿意嘗試新事物或與他人互動。這種表現(xiàn)往往源于害怕失敗的自卑心理。
孩子們可能曾經(jīng)有過受挫的經(jīng)歷,這給他們留下了自卑和害怕的心理陰影。因此,他們害怕再次受到打擊,習慣用“不”來拒絕別人的要求。
在0-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們會以他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如果父母經(jīng)常貶低或打擊孩子,比如說孩子不如其他孩子,或者總是挑剔孩子做不好,那么孩子就會將這些話內(nèi)化,真的覺得自己不行或做不好。
這會導致孩子變得不自信,在做事情時膽怯不敢嘗試。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小事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即使孩子做的事情沒有做得很好,我們也可以找到他們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
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失望中找到希望,并逐漸克服自卑心理。貶低只會讓孩子在失望中強化自己的缺點,從而變得更加自卑和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
3、過分在意輸贏
在《兒童情緒心理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例子:一個媽媽希望兒子參加講故事比賽,但兒子并不愿意參加。
這讓媽媽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她曾經(jīng)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培訓孩子的口才。她不明白為什么兒子會拒絕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通過深入了解,作者發(fā)現(xiàn),兒子過分在意輸贏他擔心自己不能拿到一等獎。這種擔憂來源于他之前的經(jīng)歷。
有一次,他參加了一個比賽并獲得了二等獎,但他的母親并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責備他沒有拿到第一名。
這讓他感到,只有第一名才會被認可,否則就會被視為失敗。
這種心態(tài)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他開始只關注分數(shù)和輸贏,而忽略了努力的過程和自我改進的重要性。每次比賽或考試,他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和自卑。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教育方式。他們需要理解,推動孩子進步是正確的,但過于強調(diào)分數(shù)和輸贏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鼓勵他們積極改進。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了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4、社交焦慮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開始發(fā)展社交需求。他們渴望與同齡人一起玩要或游戲。
但是,有些孩子會表現(xiàn)出社交焦慮,不愿意加入其他小朋友的行列。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無法融入集體或被拒絕。
這種焦慮心態(tài)可能與我們的過度保護有關。我們常常替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并過度擔心他們的安全。這使得孩子們無法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當他們與其他同齡人比較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能干或出色,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需要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鼓勵他們勇敢嘗試。
不要因為擔心摔壞物品或浪費東西而阻止孩子去嘗試。相反,應該給予他們機會去探索和學習新事物,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同時,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互動和交流??梢园才乓恍┬【蹠蛴螒蚧顒樱尯⒆觽冇袡C會一起玩耍和交流。這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社交技巧和自信心,減輕社交焦慮。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673 測試
立即測試
536 測試
立即測試
1058 測試
立即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5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