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不知不覺的陷入到問題只有一種解決方案中,或者采用了一種方法就一定會產(chǎn)生一定結果的假設中。
事實上,問題的方案不會只有一種,產(chǎn)生的結果也不會是絕對。
有一個姑娘,陷入到一段不舒服的友誼中,有點迷茫。她感覺對方不懂自己,以一種她并不需要的方式對她好,讓她感覺很壓抑,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和朋友表達。
她認為,她的問題就在于如果她坦誠的和朋友談了自己的感受,就是對對方的指責,對方接受不了,關系就會斷裂。
事實是,她想要解決關系的問題,其實存在很多種視角。
視角(一):直接切斷這種不舒服的關系,少一個朋友,但自己不至于壓抑了。
視角(二):繼續(xù)在這段關系里,維持不變,但壓抑的感受會一直存在。
視角(三):繼續(xù)在這段關系里,尋求其他渠道釋放自己的感受。
視角 (四):保持關系的同時,和朋友溝通自己的感受,探討是否能夠在行為方式上做調(diào)整。
將可能存在的視角一一討論,她覺得視角(四)是自己更傾向選擇的。但是擔心表達之后可能會傷害到她的自尊。
我們接下來進一步探索,如果要遵循自己的感受,向朋友表達,那么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她的目標再明顯不過,就是不想這么壓抑了,做真實的自己,但又不想讓對方傷心。
看起來她把自己真實的表達與一定會傷害她的結果等同起來了。
這就是提前假設了一種特定結果,這樣的結果當然會限制她用何種方案去解決問題,以至于裹足不前。
實際上,關系的發(fā)展是流動的,變化的,并非永遠單一而固定。這取決于關系中的兩個人采用怎樣的方式去有效的互動。
其實,在兩個好友之間,要處理彼此之間的不舒服感受,存在著許多可能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一一探索。
可能性一: 以承認朋友的價值為前提,展開一種合作性的對話,一同去探索對于彼此來說更舒服的關系模式,這就避免了單方面的指責和內(nèi)疚,也避免了在過往的模式中不斷循環(huán)的自欺欺人。
可能性二:以幫助朋友為出發(fā)點,去看到朋友采用這種關系模式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委屈和傷害,探索真正適合朋友的關系模式,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和鼓勵。
可能性三:以建立更深的友誼為目標,看到自己想要解決關系問題的能力和勇氣,突破自我設限的假想,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突破。
換一種視角或者多種視角,其實包含多種立場,是我們此時此刻對問題和關系的重新建構,也是利用自身潛藏的資源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解決專家,每個人身上都潛藏著無限的寶藏。
只是在看待問題時,你需要更多的視角。
在解決問題時,你才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給自己設限,關系才會有更多發(fā)展和塑造的空間。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41 測試
立即測試
459 測試
立即測試
475 測試
免費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
162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