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些用,我們會覺得怎樣才是有用的呢?
生活中總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刷了電視劇、短視頻,發(fā)呆、走神,或者做一些看似毫無用處的事情。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責怪自己,為什么自己那么偷懶,為什么不能給自己多一些動力……我們似乎帶著拖延癥,又在抱怨者自己的拖延癥。
我們可能會以為,如果沒有拖延癥,自己就會有著成功的未來,或者至少比現在要厲害的多。如果把時間都放在自我成長上,那多么美妙呀?,F實卻并非如此,所以這種自責和糾結,也會糾纏著我們,讓生命變得有點懊悔了吧。
躺下去,別為自己躺下去而懊悔。
畢竟我們躺著,也是在為這個世界做貢獻呢。這個世界不需要每個人都很成功,都在努力奮斗,都在勤勤懇懇的干活。那么誰來消費、誰來看彼此呢。勤奮的人需要觀眾,人家明星離個婚,還得鬧得全網皆知,這不是我們的價值么?如果我們一眾吃瓜群眾都在努力干活,兩耳不聞窗外事,那么他們的故事就失去了“意義”呢。
這不是一種貶義,并不是在嘲笑我們吃瓜有多大問題。世界需要吃瓜的人呀,就像有人在臺上演出,就得有觀眾在底下鼓掌。
我們也需要如此呀,有時候可以上臺去表演,有時候可以臺下坐著欣賞。畢竟世界的舞臺還挺擁擠的,我們需要彼此配合,才能讓這出戲唱的出滋味。只不過每個人的舞臺不一樣,有人為了分幾億家產而大鬧天宮,而我們可能為了五斗米折個腰。這個世界的重要不是按金錢來衡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們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戲唱好,把掌鼓好,那已經非常難得了。
做一個普通人,其實就用盡了我們極大的力氣。當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彼此都在彼此的世界里穿梭,沒有人可以一直成為焦點,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不是有句話嗎: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想起小說《斯通納》里的主人公,主人公的名字就叫斯通納,他本是一名農場主家的兒子,家庭并不富裕,能夠上到高等學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然后終于可以留校任教,走出了原來家族的辛苦命運。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不畏權勢硬是給了不合格的學生以恰當的評分,然后就被掩藏甚至打壓,這也沒有讓他改變志向。雖然那名學生最后還是順利拿到了他想要的。這里,有對自己價值觀的堅定讓人佩服,也有對沒能達到“正義”結果的惋惜和憤懣。這不就是人生么?他因為打擊而變得有點墮落,在婚內出軌學生,后來因為怕耽誤前程,學生遠走他鄉(xiāng),他繼續(xù)過完了平凡的一生。他沒有高大上的事跡,沒有英雄光環(huán),卻在很多讀者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跡。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沒有被命運打敗,但也沒有打敗命運。
存在主義說,生命的本質就是無聊、空虛、惡心,無意義,那我們在干什么呢?不就是在慌亂中找一些穩(wěn)定感,在無意義中尋找一些意義么。在歷史長河里,我們人類真的不算什么,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人類開始覺得自己很偉大,變成了世界的中心,于是很多人也開始有了這樣的幻覺,需要其他人圍著自己轉。痛苦也由此產生,有些人把痛苦帶給自己,有些人卻帶給了周圍的人。網紅的流行,也是一部分人的愿望實現,當然也有前赴后繼的人倒下了。
我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平凡、平庸的人,已經非常的不容易。如果還是有一顆想要超越的心,那會過得很辛苦。那些猝死在工作崗位上的人,他們可能都有一顆難以停下奔跑的心。不允許自己休息,不允許自己不夠好。
曾經我也想通過辦一個特別的機構,想把知心游做大做強,想要讓自己成為更加專業(yè)的更加完美的人,直到折騰了幾年以后發(fā)現,我只是一個特別平凡又普通的咨詢師。我能做的只有好好做咨詢,連文章都覺得寫的不怎樣。管理公司、市場策劃、營銷管理……怎么可能讓自己全能呢?但真的在那幾年,我很執(zhí)著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的。
直到后來才真的承認,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到達終點。相信自己資質有限,相信自己能力也就那樣的時候,需要經過抑郁的和解。想起大張偉講的一句話,五十塊人民幣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比100塊更受人歡迎。所以后來就接受了一點,人生本就不公平,努力不公平,生來不公平。
那怎么辦?就自怨自艾嗎?就自我放棄嗎?當然不是了。我們要做個阿Q吧,畢竟大家都有權活著,那么就可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是可以的。可能自己努力很久,也達不到別人三成的結果,那也是要努力呀。只不過我們知道,努力的過程和結果,是屬于自己這個頻道的。
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吧,前面所說,我們做更多時間的觀眾,也是一種貢獻呢。生命本身已經很辛苦,別給自己找不痛快,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照顧。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系我們,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
936 測試
立即測試
741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